『尋找兵將』地圖

 
石敢當與制煞
耆老口傳石敢當是姜太公的化身,神格官階小,卻無人敢憾動為制煞之法保,先民立石敢當以制水煞及惡煞。本文畚箕湖水系的連結,當畚箕湖水係沿隘丁山、七星山北麓流至舊三面城庄後,北轉至下田心,匯整下埤仔圳水,再轉東北向流到過港仔,匯整功勞埔港水,再沿今無尾港舊河道出海。

宜蘭秋冬季的東北季風,碰到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後的地形雨,雨季長又常出現豪雨,於是,住在河道轉彎處的庄民,循著河水流向設置三面城石敢當、下田心仔石敢當、過港仔石敢當等共三處。三面城石敢當因遷村後,移至現址在蘇澳榮民醫院後方,下田心仔石敢當在濱海公路與隘界路口,振祥汽車修理廠後方,過港仔石敢當在大業路竹圍邊。

新城里九股石敢當,則因冬山鄉大興村振安宮主祀神-三山國王有關,旁祀神的先賢公,共有38位屬客籍移民,原開墾地在九股山下(現新馬火車站前方共3甲地),一夜之間全被原住民出草而亡,後期移民便設立石敢當於九股土地公廟旁,日治時代在此設立糖廠(現蘇澳地區農會新城辦事處址),才將九股土地公廟宇石敢當移來現址,現址也是新城遺址山腳下。而隘丁里新馬城隍爺廟石敢當,屬後期不得不設置,在新馬城隍爺廟落成後,不知何人放置二面刻有石敢當的石碑,隘丁人經討論後將二片石碑共立,形成特殊的畫面。


石敢當設置位置:
石 敢 當 里別 聚落別 北緯 東經
三面城石敢當 港邊 三面城 24°36'42.1" 121°50'54.8"
過港仔石敢當 存仁 過港仔 24°37'18.9" 121°50'47.4"
下田心仔石敢當 港邊 下田心仔 24°37'6.6" 121°50'38.4"
九股石敢當 新城 九股 24°36'52.1" 121°49'22.8"
城隍爺廟石敢當 隘丁 隘丁山 24°36'36.2" 121°50'5.0"
 
各社區廟宇​
大無尾港生態村廟宇
社區名稱 廟宇名稱 主祀神明
岳明新村 招寶宮 觀世音菩薩
港邊社區 永安宮(嶺腳) 玄天上帝
港邊社區 澳仔角福德廟 土地公
港口社區 永安廟 三山國王
港口社區 港口海後大眾爺廟 陰神
存仁社區 定安宮 五顯靈官
存仁社區 存仁大眾廟 陰神
大坑罟社區 大玄廟 玄天上帝
 
 

兵將文化
青白紅黑黃 一旗百萬兵
 
護我無尾港 神龍立山邊
 
當你走在無尾港保護區的步道上,是否發現到一間間的小小廟,裡面站著一位小小的草人,帶著一把小小的竹劍,滿臉嚴肅的正視前方;這就是無尾港人俗稱的『兵將』, 也就是村中廟宇神祇派駐在無尾港四週站崗的衛兵,保護村民免受孤魂野鬼的騷擾。
 
漢人的兵將信仰由來已久,根據神道信仰擬人世的觀念,既然人世間的大官、皇帝有兵有將,當然神道中的神祇也應該有『兵將』,供其差遣,所以兵將信仰便孕育而生。早期只有『王爺』或『大帝』這種身份的神祇才有兵將可供差遣,但隨著神道信仰的演進,如今幾乎任何廟宇都有五營兵將的安置;祇是隨著都市化的腳步,兵將的崗哨大都被裁撤,大部份的廟宇只在廟前或廟裡插上青白紅黑黃五色旗幟,來代表五營兵將。像無尾港地區這樣建崗哨,立草人,拜兵將的儀式,已不多見。
 
五行術與兵將的臉譜
 
自古以來,人即相信神靈的存在。戰國時期所崇信的四靈,即是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護城,立四方以鎮煞。而後從易經演化而來的五行術數,以四時與方位,訂生剋之理,教人上合天命,下應人事,趨吉避凶;漢人神道信仰中的顏色方位,五行生剋,從此確立,一直流傳到現在。
 
從後天八卦而來,可知青白紅黑黃應分別代表東西南北中這五個方位的配置顏色,所以兵將的安立也應該依照這樣的規矩。但在無尾港地區,由於傳承的疏誤或其他的因素,此種配置關係已有不同,而且代代相傳之間也沒有人敢輕易更改目前配置的顏色。以港口庄的三山國王廟為例,派駐在東中二方位的兵將皆為黃面兵將,西方為青面兵將,其餘紅黑兵將則依五行安置,而獨缺白面兵將;而嶺腳庄東方為白面兵將、西方為青面兵將,正好將五行方位對調。為何如此,目前村中老人,沒有人能說出所以然。老人們口中講述因南方天氣較熱,所以兵將被晒成紅臉,西方天氣較涼兵將臉呈青白,而北方天氣最冷所以兵將凍成黑臉,或許正反應民間神道信仰的活潑,其間的道理實在不必太過在意。
 
兵將的安奉與祭拜
 
目前一般的廟宇都將兵將集中安奉在廟宇前面,青白紅黑黃五面令旗立於廟前,代表五營。每營的兵馬配置人數與統領大將或元帥,隨廟宇有所不同;成為張蕭劉連李等五將軍或為其他,不過中營將軍大都是信奉是哪吒太子李將軍,甚為特殊。港口庄和嶺腳庄,目前仍在村落四周和廟前等五個方位,建立兵將的崗哨,安置草人、令旗,但其派兵儀式有所不同。以嶺腳庄為例,每年選定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的生辰慶典,在廟會時抬神轎到四方安置五營,更換草人;兵將必須整年在崗位上守護村莊;而港口庄則選在每年農曆開春期間「祈求平安」的廟會儀式中,替新製的兵將草人「彩面開眼」,經「過火」等儀式附給兵將神力,再由神轎帶到四方安奉;等農曆年關之前,又有「謝平安」的廟會儀式,將安奉四方的兵將召回,接受村民的酬謝,等隔年開春再派兵將回到崗位守護村莊。 
 
兵將草人一般由神祇開眼附與神力後,依方位配帶令符與令旗,手執或腰配竹劍,在哨所站崗。港口庄的兵將並配帶「犁頭」,犁頭就是以前耕牛拉縴耕田的牛犁刀尖,據奇門遁甲的說法,使用過的犁刀可破各種煞氣。據說以前「符仔仙」會利用符咒害人,所以兵將必須配帶犁頭以破其煞。另有一種說法,台語的「犁頭」與「低頭」同音,意謂神祇時時提醒兵將,必須盡忠職守,固守崗位,不可見異思遷。此種說法甚是有趣。
 
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或年節村民會備「菜飯」祭拜兵將,稱為「犒將」;祭拜後焚化「刈金」與「甲馬」,代表兵將的薪水與戰袍戰馬。所謂的「菜飯」若顧名思義會 以為是「青青菜菜」一頓晚餐,但事實上村民都是準備最豐盛的菜餚祭拜兵將,以感謝祂們照顧地方的辛勞;但是「菜飯」中不可奉上全雞、全鴨或「牲禮」等全牲,這或許和神道信仰裡認為兵將是神祇召募為善的鬼魂來當兵的觀念有關。年關的「謝平安」儀式,是兵將最快樂風光的時刻,村民抬神轎從四方請兵將,回到廟前,大大犒勞一番。廟宇前人神的互動,熱鬧非凡。
 
無尾港五營兵將信仰
 
所謂的五營兵將,是以廟為中心,依五行設立,兵力總共三十一萬人,軍馬總共三萬一千,安置位置在村落四方要道出入口並選擇制高點,主要的目的是防衛四方邪氣跟惡靈的干擾,屬於精神防衛的一種。
 
五營兵將的主帥名稱很多,有五營元帥,五大將軍,五神將軍等,方位在東南西北中,以中間最大,雖然只有三萬兵力但是可以支配其他四方的行動,另外搭配四靈,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營將軍姓氏跟四靈及五行顏色的搭配為,東方青龍顏色綠色、主帥張將軍,南方朱雀紅色、主帥蕭將軍,西方白虎白色、主帥劉將軍,北方玄武黑色、主帥連將軍,中土黃色,主帥李將軍。
 
五營兵將的兵力及名稱,東方稱做九夷軍兵力九萬千九百,南方稱做八蠻軍兵力八萬八千八百,西方稱做六戎軍兵力六萬六千六百,北方稱做五狄軍兵力五萬五千五百,中間稱做三秦軍兵力三萬三千三百,取夷蠻戎狄秦的原因,乃象徵華夏文化是五族的大融合,其中九萬、八萬、六萬、五萬、三萬等萬的單位代表的是兵力,而千和百則各代表戰馬和將領的數量。(張錫泉、賴銘宗 螺訊第5期)
從軍事的角度看,大廟主神是最高指揮官,而各營則是分派出去的衛戍部隊,中營自然就是預備隊。從警政系統而言,大廟是警察局,則分派的各營就等同派出所的設置觀念。
 
本地早期聚落大都無城墎設置,而聚落位置內外之分,就以東西南北四個兵將方位所在地的連結虛線,虛線內代表屬庄頭聚落內,是受主神與兵將保護的。從擬人化的角度切入,在都市計劃後交通發達,馬路寬廣叉路多,雖有紅綠燈設置但車禍仍頻,傷亡發生在所難免,有感於此,各庄頭聚落會在重要路口或地點,調集部分他營兵將設立加強營,以保障路人及行車安全之意。
 
居民在初一、十五,選擇距離住家最近的兵將行犒軍的祭拜,準備「菜碗」答謝五營兵將,犒軍祭拜時準備三種菜,但不能使用三牲,原因說法有兩種:其一,因為五營兵將不是正神,屬地方防衛系統,階級不夠高。其二,如果整隻雞沒剁開,會造成各營兵將的搶食。此外,犒軍時所使用的財帛有兩種:一種是「甲馬」,上面印有刀槍戰馬,一種是「巾衣」,印有日常使用品跟要穿的衣物。兵將的撤將與安將日期,須經關鑾儀式才能安將,更換後的舊兵將草人要集中火化。

 
 
SELECT d.* FROM 201900154_article d,201900154_article_cate c WHERE c.id=d.cateId and c.tb=1 and c.lang = 'tw' and c.inuse='1' and d.tb='1' and d.lang = 'tw' and (d.inuse = '1' or (d.inuse ='2' and CONCAT(d.sdate, ' ', IFNULL(d.stime, '00:00:00')) <= '2024-12-07 15:35:56' and CONCAT(d.edate, ' ', IFNULL(d.etime, '23:59:59')) >='2024-12-07 15:35:56')) and d.cateId=87 order by d.seq desc
目前沒有任何資料